环保局的领导:
您好!这是2013-08-09湖北省民政厅的报道,请看一下
http://tm.hbmzt.gov.cn/xwxx/201308/t20130809_163128.shtml
昔日的当家堰,现在已经病入膏肓,当不起家了!
报道全文如下:
六合村,地处胡市水系末端,地势高,进水难,是该镇有名的“旱包子”,7月中旬以来,高温少雨天气持续,各地旱情紧急,这里的旱情如何?6日,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探访。在六合村的黑壳堰堰塘边,群众自置的抽水机轰隆作响,汩汩的清泉随着渠道奔涌进已经扬花灌浆的水稻田。这口大堰有近50亩,一直充当村里的蓄水池。“三万”活动以来,连续几年,借助镇里加强小农水建设的机遇,村里投入资金和劳力对堰塘进行整修,对排灌渠进行疏浚,使堰塘的蓄水和排灌功能大为提升。前段时间下雨,已经基本把这口堰灌满,目前能满足5个小组的灌溉问题。”在该村六组的当家堰——高家大堰,一条条长长的抽水管从水中爬出,延伸至田间地头,为干渴的稻田不断输水。这口当家堰是2012年“三万”活动中市人社局工作组资助,村里筹资近10万元修建,这口面积约30亩,水深2米5的大塘“腰圆肚阔”,蓄水量巨大。
要想当家堰在应对旱情时真正当家,必须做到“三分修、七分管”。据了解,该村12个小组,每个小组都有2-3口堰塘,近年来全村一方面积极对堰塘进行整修,增强蓄水能力,同时进一步强了对堰塘的管理,特别是对当家堰实施了小组组长专管,对漏水、倒坝及时进行处理,遇到抽水季节及时协调,做到节约用水,高效用水。此外,该村对当家堰不再发包养鱼。如今,当家堰成了“救命塘”。虽然旱情持续,但该村12个小组,大大小小30多口当家堰都是满塘,加上全镇调水及时,目前全村1500多亩水稻田的灌溉用水基本得到保障。